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验方法
本项目将“真实企业场景”与“虚拟仿真技术”相结合,探索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,遵循“以学生为中心、问题导向、创新驱动”的实验教学理念,基于“体验-探究-应用”的实验操作, 将任务驱动式、沉浸情景式、自主探究式、体验式教学、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,从而达到真实示教、实时交互、虚实结合、沉浸式的教学效果,使学习更加深入且生动,将自主学习、互动学习、 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,强调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、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。本项目实验教学过程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方式开展,综合应用沉浸式学习法、观察法、等效替代法、自主设计法、控制变量法、 对比分析法和科学推理法等实验方法。本实验项目的框架图如下图所示:

图1 实验项目框架图
线上:学生实验操作主要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,线上实验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九大任务,四个阶段为: 认知学习-规划设计-运作优化-实验报告;六大任务为:自由探索任务、知识考核任务、数据分析任务、需求计算任务、仓储布局任务、目标识别任务、策略组合任务、仿真优化任务、分析思考任务。 另外根据环保新材料、新装备、新理念,将绿色认知识别、绿色评价决策、绿色设施改进等绿色物流知识内容融入实验任务中。
(1)第一阶段:认知学习
该阶段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,从感受认知的角度,将鞋服智慧仓储系统搬进课堂,通过构建虚拟三维场景,将智慧仓中AGV机器人智能拣选系统以空间交互式仿真形式显示, 且做到与实际环境相一致,系统沉浸感强。在鞋服智慧仓虚拟系统中,学生可通过应用终端沉浸体验式学习,从感受认知的角度,通过“业务导航”、“漫游观察”对智慧仓进行自由探索,在虚拟场景中以文字、图表、 闪烁等多媒体方式提供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,使学生了解AGV机器人智能拣选系统的设备特点和选用要求,熟悉掌握智慧仓智能拣选基本流程,并通过3D模型观察和了解绿色物流设备,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,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参与度,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提高课程学习效率。
(2)第二阶段:规划设计
该阶段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,学生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,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,引导学生从宏观规划的角度,完成数据分析、需求计算和仓储布局任务。 首先按时间序列(日/月/年)的方式对智慧仓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,得到鞋服商品的存储需求和存储特性,并科学计算出AGV机器人智能拣选系统中移动货架、工作站、AGV机器人设备的合理数量, 最后在规划仓库地图中完成货架区、AGV机器人等待区、拣选工作站区、充电区等基础信息布局的设置,最后在布置好的虚拟场景中,找出可以进一步绿色设施改进的方案。通过该阶段在虚拟场景中规划设计, 将智慧物流仓储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,加深对智慧仓中智能拣选系统的绿色认知与理解。
(3)第三阶段:运作优化
该阶段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,以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,实验过程完全由学生主导,系统只起到引导作用,实现学生自主学习。在实验过程中,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设计, 预设了三个不同优化决策目标(成本优先目标、效率优先目标、成本效率均衡目标)的实验任务情景,学生在给定三种不同的优化情景任务下,从微观运作的角度,识别选择适用的智慧仓运行成本效率评价指数, 并针对不同的决策优化目标,反复调整订单分批、储位分配、货架布局、物流机器人任务指派、物流机器人路径、工作台人工操作等一系列拣选运作策略组合链和操作过程,得到不同的改进优化结果, 并对优化结果进行绿色决策评价。该阶段学习使学生对智慧仓中的智能拣选系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,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绿色物流意识。
(4)第四阶段:实验报告
该阶段主要使用对比分析教学方法,从反思分析的角度,观察不同决策目标下不同批次订单仿真任务执行统计数据,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绿色评价分析, 思考拣选运作策略组合链一体化优化过程,归纳总结各项实验任务探索过程中心得体会,在线提交实验报告
另外,线上平台不仅供学生实验中所需要的虚拟设备及实验材料,并为学生开展实验提供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,包括实验预习资料、实验模型库的维护、实验过程的引导、 实验结果的评分、实验成绩统计分析等功能,为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开展应用。
线下:线下教师负责实验原理和知识内容的介绍,在实验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,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引导、启发的形式进行解答,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